荧幕判官评测:并非道德的沦丧而是世道的扭曲

时间: 2021-10-12 07:10:33 来源: APP下载 编辑: APP下载

“接着为您报导一则震惊全省的人伦悲剧。昨天凌晨一点,台北市大同区,有一名男子疑似在与父亲吵架之后,刺杀父亲。当员警赶往现场时,父亲几乎没有生命迹象,送往三军总医院治疗当中。而根据警方透露,凶嫌在拘捕的过程当中,不断的喃喃自语,疑似有精神相关的疾病;另外,根据鉴识人员的说法,父亲身上有多处的刺伤以及割伤,研判在过程当中有过激烈的肢体冲突。”

20180425095509_3648.jpg

游戏从充满年代感的新闻报导开始

这天你打开电视,电视里正在专题报导着这样一个骇人听闻的消息。而《荧幕判官》的故事也从这里开始了……

《荧幕判官》以70年代台湾白色恐怖时期为故事背景展开。在那段至今令人后怕的几十年中,出现了大量因为政治迫害和社会舆论产生的冤假错案。《荧幕判官》所讲述的故事是那个时代中的小小缩影,并集中讨论了“片面报道”、“舆论杀人“、“家庭暴力”、“校园霸凌”、“权威教育”等社会问题。

20180425095529_7387.jpg

在游戏过程中,玩家在现实报道和主角回忆之间来回切换,寻找有关这起弑父案背后的真相。跟随主角的视角,重演主角裕明从幼儿园到踏入社会的成长经历,窥探主角扭曲的人生。而在整个过程中,权力者和舆论者又是如何充当“荧幕判官”,对一个人判刑处决。

20180425095547_4264.jpg

主角在幼儿园的回忆

《荧幕判官》的整个故事显得比较沉重,在表现故事情节上,除了虚实交织的镜头切换,还采用了复古绘本的美术风格。这种美术风格与70年代的彩色手绘海报类似,色彩明丽却又做旧痕迹明显,人物多为表情呆板的大头形象,同时多种隐喻元素糅合:象征管教束缚的枝蔓,暗指天真童心的玩具兔子,又或者是代表校园霸凌的鹰犬爪牙。卡通风格的回忆画面与弑父案件的细节内容形成强烈对比,进一步加重了游戏主题给人带来的压抑感。

20180425095611_1051.jpg

遍布在密道里的玩具兔子

20180425095634_5422.jpg

阻碍主角竞选的鹰犬爪牙

与出色的表现手法和深刻的内容故事相比,《荧幕判官》在游戏性上反而并不突出。游戏融合了华容道、跑酷、动作格斗等多个小游戏,并合理的融入剧情当中。从实际体验来看,整个游戏的流程较短,两个小时就足够完成。其实,《荧幕判官》真正的价值不在于可玩性,而在于它想要表达的主题,在通关游戏后给玩家带来的个人认知甚至社会舆论向的思考。

20180425095653_3056.jpg

主角与恶霸的竞选辩论

20180425095715_8067.jpg

主角与父亲的打斗

(以下内容含有部分剧透,请谨慎服用。)

在整个故事里,主角裕明是可悲的。凶神恶煞的老师,酗酒暴力的父亲,两人不正当的感情给他的童年带来了阴影;中学时期他作为校刊记者,想要报导真实伸张正义,在参与学生会主席的竞选中却遭到霸权欺凌和朋友背叛;而当他重新审视自己准备与父亲和解时,下一秒却成为了弑父凶手。

20180425095737_7918.jpg

主角父亲与幼儿园老师

主角父亲到底被谁杀害已经不重要了

所以,这起弑父案里错的是谁?整个叙事的高潮就在于,游戏并不是单纯为主角辩护,主角在梦中杀死父亲之后,陷入恐惧错乱和自我辩护的漩涡里。这时候画外音清楚的说道:“他有错,但是你也有错。“

换个角度看,主角视角下那些丑陋的面目,也不一定真的那么不堪。

幼儿园的女教师,与主角的父亲存在不正当关系,在主角的记忆里被刻画成一只吃人的蜘蛛,那么女教师有错吗?在游戏的尾声,男主角心平气和去回顾自己潦草的一生时,他对女教师说,我还是无法原谅你,因为她勾引了自己的父亲。

20180425095803_8348.jpg

在主角眼里幼儿园女教师面目可憎

然而女教师是这么回答的:“少扭曲是非了!我什么都没做。你们这些男人总说着自己多威武、多厉害,好似天下女人都是你们的玩物一样。到头来自己栽了跟,就要怪女人害你们受诱惑?别笑死人了!“

抛开女教师与主角父亲感情正当性的讨论,另一方面,老师管教不听话的学生本身就是职责所在,有什么错呢?如果由此推展开,父亲惩罚不听话的儿子,有什么错呢?警察根据掌握的线索,抓捕嫌疑人,有什么错呢?民众根据新闻报道,谴责弑父凶手,有什么错呢?

我并不是要故意扭曲事实,问题在于什么是事实?就像《荧幕判官》里一样,隔着荧幕谁能判谁的罪恶?

隔着荧幕,现在是一个打字不用负责任的年代。

《荧幕判官》的制作人陈任轩在报道中提及:“选择70到80年代的台湾为蓝本是因为当时的媒体力量更独大,电视和报纸的公信力不会被质疑,当时阅听人对媒体判读与资讯识别上有阻碍。然而时至今日网路上‘乡民判决’、‘键盘审判’的现象依然影响着社会,故此团队也希望借助游戏的力量引起大众对阅听环境的重视与探讨。”

如今,人们的情感太容易被网络舆论所引导,并反作用于网络舆论,数倍去放大它的影响力。举一个很简单的例子,如果这篇文章我换个标题,比如:“人渣,男子杀害亲生父亲试图以精神病脱罪!”那么很多人的主观情绪就可能完全是另外一回事了。

越是在纷繁复杂的信息流里,保持独立思考的能力就越重要。

这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在连篇累牍的报道中,我们习惯于谴责恶人,同情弱者,然而我们并不清楚其中的全部故事。在如今亢奋激进的弹幕和评论文化里,我们每个人都是“荧幕判官”,我们所做的可能是保护,也有可能是加害。而我们自身,也有可能在某个时刻处于风口浪尖之上,接受他人的荧幕审判。

实现独立思考的前提,在于通过自身阅历和知识体系去处理所得到的信息。但如果说,所呈现在你面前的信息本身就是经过刻意筛选和包装的,那么由此所得到的判断,还称得上是“独立思考”吗?不要忘记,Facebook的泄密门事件还没有结束,江歌案也还没真正意义上的真相大白......

热点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