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0日,由善信发起的中华传统文化产业传承发展研讨会在广州琶洲中洲中心举行,全国各地近100多家传统文化机构、传统文化爱好者参与了研讨。会议围绕传统文化在当前经济形态下该何去何从进行探讨,来自全国各地的传统文化机构踊跃发言,表达看法。
据了解,善信是国内较早专注于中国传统文化领域大数据研究的文化品牌,以互联网为基础,通过创建场景化社交圈,打造中国传统文化领域的生态系统,帮助传统文化机构更好的拥抱互联网。
在探讨过后,善信负责人对此次讨论总结了以下三点:
*,缺乏行业生态,无法满足机构需求
“互联网+”传统文化仍处于探索创新阶段,行业生态尚未成型。在行业产业链上的各服务商在产品的研发创新以及运营上均未成熟,不能很好的为传统文化机构提供完善的服务。在整个“互联网+”传统文化行业链中,如何构建一个完善的行业生态环境显则得尤为重要。
第二,分科分岔,互联网+传统文化专业人才匮乏
对于“互联网+”和传统文化融合,行业对人才在文化以及互联网两个领域的专业性都提出了高度要求,而由于文化与互联网在学科上的分岔,当前“互联网+”传统文化行业的专业人才匮乏,这对于传统文化机构来说,找到一个合适的人才并不容易。
培养互联网+传统文化领域的人才并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实现的,在人才断层期间,传统文化机构不可能停滞不发展,因此这就需要借助第三方平台来解决“互联网+”传统文化领域人才匮乏的问题。
第三,固守传统经营理念,脱离市场用户
传统文化机构要拥抱互联网,就必须转变以前的经营理念,将以前以产品为中心转变为以用户为中心,要重视用户的需求,而这些转变就要求传统文化机构学会运用现代互联网大数据技术去了解用户的经济水平、消费习惯以及消费心理,
给用户提供符合他们需求的功能服务。
大数据作为一种商业资本已经在商界达成共识,在这个互联网和大数据的时代,数据的获取和应用越来越普及,它的重要性也变得无处不有、无处不在,传统文化机构要学会运用大数据带来的商机,了解用户,为其提供更加个性化的服务。
善信app推动“互联网+”为传统文化赋能
传统文化机构代表在探讨会中着重探讨传统文化拥抱互联网过程中所存在问题的解决方案,对此,善信负责人就以上问题给出了答案。
善信APP具有活动发起、资讯公告、即时聊天、语音直播、机构专属社区等功能,为传统文化机构与传统文化爱好者搭起面对面沟通的桥梁;善信还具有大数据分析服务,通过对平台所有数据的分析,用直观、科学的数据,明确地告诉传统文化机构目前用户需要的是什么,便于机构利用数据的力量做出决策管理。
此时探讨会在雷鸣般的掌声中落下了帷幕,但关于对传统文化产业传承发展的研究还有很长的路要走,相信在社会各界、传统文化机构、传统文化爱好者等的共同努力下,传统文化产业越走越远,更加繁荣昌盛。